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26699
  • 官方號
    微信公眾號
    熱門資訊,實時推送
    微信號:jianshe99zb
    官方視頻號
    免費直播,訂閱提醒
    微信掃碼即可關注
    考試指導老師
    掃碼了解并領取資料
    微信掃碼即可添加
    官方抖音號
    分享更多建工日常
    抖音掃一掃關注
  •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建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蘋果版本:8.5.0

    安卓版本:8.5.0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當前位置: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咨詢工程師 > 備考資料 > 復習資料

    2020咨詢工程師考點:財務效益與費用的估算

    2019-04-23 11:11 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打印
    字體:

    項目運營期內企業(yè)因項目所獲得的收入及為項目所付的支出。補貼收入也應計入財務效益。

    一、項目計算期的分析確定

    1.計算期

    進行經濟評價應延續(xù)的年限,包括建設期和運營期。

    2.建設期(09年單)

    評價用的建設期:從項目資金正式投入起到項目建成投產為止所需要的時間

    項目進度計劃中的建設工期:項目從現(xiàn)場破土動工起到項目建成投產止所需要的時間

    對于新設法人項目,兩者起點有差異,前者可能大于或等于后者

    3.運營期:對于中外合資項目,按與合資運營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二、營業(yè)收入(11年多、12年單)

    是指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所取得的收入,是項目財務

    效益的主要部分。(同時完成流轉稅金的估算)

    1.估算假定:當年產品當年全部銷售

    2.估算的具體要求:

    ①合理確定運營負荷

    ②合理確定產品或服務的價格

    ③多種產品分別估算或合理折算

    ④編制營業(yè)收入估算表

    ①運營負荷的確定:

    不考慮其他方面,負荷高低主要取決于市場,以設計能力的百分數(shù)表示。

    經驗設定法

    營銷計劃法

    三、補貼收入

    項目運營期內得到的各種財政性補貼可作為財務效益核算,記作補貼收入。包括退還的增值稅、國家定額補貼和屬于國家財政扶持領域的其他形式補助。

    在財務分析中,作為效益核算的往往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主要用于補償項目建成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

    非經營性項目,往往需要推算所需的政府補助。

    四、成本與費用(08-13年)

    (一)成本與費用的概念

    費用:企業(yè)在日常活動中發(fā)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產品成本、勞務成本:企業(yè)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fā)生的費用可歸屬于;

    其他符合費用確認要求的支出,應當直接作為當期損益列入利潤表(主要有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營業(yè)費用)。

    財務分析中:總成本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營業(yè)費用與生產成本。

    (二)成本與費用的種類

    按計算范圍分為單位產品成本和總成本費用

    按成本與產量關系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按會計核算的要求有生產成本(或稱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

    按財務分析的特定要求有經營成本

    (三)成本與費用估算要求

    遵循《企業(yè)會計準則》和《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核算方法,同時遵循有關稅法中準予在所得稅前列支科目的規(guī)定。矛盾時,按從稅的原則處理

    結合運營負荷,分年確定各種投入的數(shù)量,注意成本費用與收入的計算口徑應一致

    合理確定各項投入的價格,與產出價格體系一致

    各項費用劃分清楚,防止重復計算或低估漏算

    行業(yè)性很強,注意根據(jù)項目具體情況增減構成科目或改變名稱

    (四)總成本費用的估算

    1.總成本費用估算方法

    (1)生產成本加期間費用法

    總成本費用=生產成本+期間費用

    生產成本=直接材料費+直接燃料和動力費+直接工資或薪酬+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費用

    期間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yè)費用

    評價中財務費用一般只考慮利息支出,則:

    期間費用=管理費用+利息支出+營業(yè)費用

    (2)生產要素估算法

    總成本費用=外購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費+工資或薪酬+折舊費+攤銷費+修理費+利息支出+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營業(yè)費用-(以上三項中所含的工資或薪酬、折舊費、攤銷費、修理費)

    (3)兩種方法對比

    生產成本加期間費用法需要先分別估算各種產品的生產成本

    生產要素估算法從估算各種生產要素的費用入手,不考慮具體應歸集到哪個產品上。采用這種估算方法,不必考慮項目內部各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成本結轉,同時也較容易計算可變成本、固定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

    2.各生產要素的估算要點

    (1)外購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費:年耗用量、選定預測價格(到廠價)、適用的增值稅稅率

    (2)工資或薪酬:8項內容

    分情況處理: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負擔的,計入產品成本;其他計入當期損益。

    評價中公式里的職工薪酬是指項目全部定員的職工薪酬。

    確定時考慮的因素:①項目地點;②原企業(yè)工資水平;③行業(yè)特點;④平均工資或分檔工資。

    (3)固定資產原值和折舊費

    1)固定資產原值:按照生產要素估算法估算時,在折舊計算中需要的是項目全部固定資產原值。

    固定資產原值=工程費用+固定資產其他費用+預備費+建設期利息-可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

    工程費用=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

    固定資產其他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應計入固定資產原值的部分,即除了按規(guī)定可計入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之外的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或者:

    固定資產原值=項目總投資-流動資金-無形資產-其他資產-固定資產進項稅

    固定資產原值=建設投資-無形資產-其他資產+建設期利息-固定資產進項稅

    2)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的價值損耗,通過提取折舊的方式補償。

    財務分析中,折舊費通常按年計列。符合稅法的折舊費允許在所得稅前列支

    折舊方法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由企業(yè)自行確定

    折舊年限、預計凈殘值率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由企業(yè)自行確定,或按行業(yè)規(guī)定

    3)折舊方法

    直線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

    加速折舊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shù)總和法,對技術進步,產品更新?lián)Q代快,或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tài)的固定資產

    ①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②工作量法

    按行駛里程計算折舊

    年折舊額=單位里程折舊額×年行駛里程

    按工作小時計算折舊

    年折舊額=每工作小時折舊額×年工作小時

    ③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

    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以前各年累計折舊

    注:應在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凈殘值后的凈額平均攤銷。

    ④年數(shù)總和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2009年】某項固定資產原值20 000元,折舊年限3年,預計凈殘值率10%,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則第3年的年折舊額約為( )元。

    A.2 333 B.4 444

    C.6 000 D.6 667

    【答案】A

    【解析】年折舊率=2/3=66.67%;第1年折舊額=20000×66.67%=13334元;第2、3年折舊額=(20000-13334-2000)/2=2333元。參見教材P298

    ⑤幾種方法的比較

    無論哪種方法,只要年限相同、凈殘值率相同,總折舊額是相同的

    (4)固定資產修理費

    按修理范圍大小和修理時間間隔的長短分為大修理和中小修理。

    修理費=項目全部固定資產原值(扣除所含的建設期利息)×一定百分數(shù)(考慮行業(yè)和項目特點)

    【2012年】某項目工程費用8000萬元,其中含可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500萬元,固定資產其他費用800萬元,無形資產200萬元,其他資產150萬元,預備費1000萬元,流動資金2000萬元,建設期利息300萬元,年修理費費率3%,則在項目財務分析中,年修理費應為( )萬元。

    A.279 B.288 C.294 D.303

    【答案】A

    【解析】年修理費=不含建設期利息的固定資產原值×3%=(8000萬元-500萬元+800萬元+1000萬元)×3%=279萬元。參見教材P299.

    (5)無形資產攤銷費

    建設投資中的專利及專有技術使用費、土地使用權費、商標權費等直接轉入無形資產原值;但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開發(fā)商品房時,土地使用權帳面價值應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無形資產從開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內平均攤入成本,不計殘值。

    法律和合同規(guī)定了法定有效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攤銷年限從其規(guī)定。

    (6)其他資產攤銷費

    是指除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流動資產之外的其他資產。

    建設投資中的生產準備費、辦公和生活家具購置費等開辦費性質的費用直接形成其他資產。

    其他資產攤銷采用年限平均法,不計殘值,其攤銷年限應注意符合稅法的要求。

    (7)其他費用

    包括其他制造費用、其他管理費用和其他營業(yè)費用。

    1)其他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是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fā)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其他制造費用=制造費用中扣除工資或薪酬、折舊費、修理費后的其余部分。

    估算方法:按固定資產原值(扣除所含的建設期利息)的百分數(shù)估算;按人員定額估算。

    2)其他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企業(yè)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

    其他管理費用=管理費用中扣除工資或薪酬、折舊費、攤銷費、修理費以后的其余部分

    估算方法:取工資或薪酬總額的倍數(shù)或按人員定額

    若管理費用中的技術使用費、研究開發(fā)費和土地使用稅等數(shù)額較大,可單獨核算后并入其他管理費用,或另外列項計入總成本費用。(安全生產費用也是)

    3)其他營業(yè)費用

    營業(yè)費用是銷售商品過程中發(fā)生的各項費用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還包括委托代銷費用。

    其他營業(yè)費用=營業(yè)費用中扣除工資或薪酬、折舊費和修理費后的其余部分。

    估算方法:按營業(yè)收入的百分數(shù)估算。

    (8)利息支出

    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財務費用一般只考慮利息支出:

    長期借款利息(即建設投資借款在投產后需支付的利息)

    用于流動資金的借款利息

    短期借款利息

    1)建設投資借款利息

    指建設期間借款余額(含未支付的建設期利息)應在運營期支付的利息。兩種通行的還本付息方法:

    等額還本付息方式

    等額還本、利息照付方式

    ①等額還本付息方式:每年還本付息的總額相同,償還的本金逐年增多,支付的利息逐年減少。

    ②等額還本、利息照付方式:每年等額還本,支付利息逐年減少。

    【2012年】某項目還款年年初的借款余額為10000萬元,年利率為6%,預定的還款期限為8年,若分別按等額還本付息方式以及等額還本、利息照付方式計算,則從第2年支付的利息來看,( )。

    A.等額還本付息方式較高

    B.前者是后者的兩倍

    C.等額還本、利息照付方式較高

    D.兩者相等

    【答案】A

    【解析】比較第1年償還的本金大小

    等額還本付息:A=10000×(A/P,6%,8)

    =10000×0.16104=1610.4萬元

    第1年償還本金=1610.4-10000×6%=1010.4萬元

    等額還本、利息照付:

    第1年償還本金=10000/8=1250萬元

    則,前者第2年支付的利息多。參見教材P302

    2)流動資金借款利息

    財務分析中設定年終償還、下年初再借的方式,按一年期利率計息;

    對流動資金的借款償還一般設定在計算期最后一年,也可在還完建設投資借款后安排。

    3)短期借款利息

    一般采用一年期借款利率;

    按隨借隨還的原則處理,當年借款盡可能于下年償還。

    (五)經營成本(決策分析與評價中的特定概念)

    是運營期內的主要現(xiàn)金流出

    與融資方案無關,完成建設投資和營業(yè)收入估算后,即可估算;為融資前現(xiàn)金流量分析提供數(shù)據(jù),。

    經營成本=外購原材料費+外購燃料及動力費+工資或薪酬+修理費+其他費用

    或: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折舊費-攤銷費-利息支出

    (六)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盈虧平衡分析)

    (七)維持運營的投資費用

    在運營期內發(fā)生的固定資產更新費用和礦產資源開發(fā)項目的開拓延深費用等,在現(xiàn)金流量表中將其作為現(xiàn)金流出。

    (八)成本與費用估算的有關表格

    應編制總成本費用估算表和各分項成本費用估算表,這些報表都屬于財務分析的輔助報表。

    五、相關稅金估算(10/12年單、多)

    (一)注意事項

    不同項目涉及的稅金種類和稅率可能各不相同;

    稅費計取得當是正確估算項目費用乃至凈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財務分析涉及的稅種及其估算

    包括增值稅、營業(yè)稅、消費稅、資源稅、所得稅、關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有的涉及土地增值稅、礦產資源補償費、石油特別收益金和礦區(qū)使用費等;

    會計處理中,營業(yè)稅、消費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包含在“營業(yè)稅金及附加”中。

    1.增值稅

    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納增值稅;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xù)抵扣。

    (1)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銷售額為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

    (2)進項稅額包括: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從海關取得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可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僅包括設備、主要安裝材料的進項稅額。

    2.營業(yè)稅

    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應納營業(yè)稅=營業(yè)額×稅率。

    3.消費稅(價內稅)

    4.土地增值稅:房地產項目應按規(guī)定計算。

    5.資源稅

    原油和天然氣開采,從價定率,銷售額的5%-10%;

    其他應稅礦產品和鹽,從量定額,銷售數(shù)量×定額稅率。

    6.企業(yè)所得稅:按有關稅法對所得稅前扣除項目的要求,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7.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yè)稅和消費稅為計稅依據(jù),并與三稅同時繳納;

    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根據(jù)在市區(qū),縣城或鎮(zhèn),或不在市區(qū)、縣城或鎮(zhèn)的,分別取7%、5%、1%;教育費附加費率為3%;地方教育附加費率2%.

    8.關稅:以進出口應稅貨物為納稅對象

    引進設備材料的關稅體現(xiàn)在投資估算中,而進口原材料的關稅體現(xiàn)在成本中

    9.財務分析涉及稅種表

    六、改、擴建項目效益和費用估算應注意的問題

    改、擴建項目:依托現(xiàn)有企業(yè)進行改、擴建與技術改造的項目。(08-10年)

    (一)與新建項目相比,改、擴建項目的特點

    涉及項目與企業(yè)兩個層面,“有項目”和“無項目”兩個方面:

    1.在不同程度上利用了原有資產和資源,增量調動存量;

    2.項目效益與費用的識別和計算較新建項目復雜;

    3.建設期內建設與生產可能同步進行。

    4.項目與企業(yè)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既要考察項目給企業(yè)帶來的效益,又要考察企業(yè)整體財務狀況。

    5.項目的效益和費用可隨項目的目標不同而有很大差別。

    6.改、擴建項目的費用多樣,不僅包括新增投資(含原有資產的拆除和遷移費用等)、新增成本費用,還包括因改造引起的停減產損失。

    (二)項目范圍的界定

    宜采取最小化原則:以能正確計算項目的投入和產出,說明項目給企業(yè)帶來的效益為限,其目的是易于采集數(shù)據(jù),減少工作量。

    (三)效益與費用的數(shù)據(jù)

    強調“有無對比”,進行增量分析,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jù)。

    1.涉及五套數(shù)據(jù)

    “現(xiàn)狀”數(shù)據(jù):即項目實施起點時的效益和費用,是單一的狀態(tài)值,時點定在建設期初。

    “無項目”數(shù)據(jù):不實施該項目時,在現(xiàn)狀基礎上考慮計算期內效益和費用的變化趨勢。

    “有項目”數(shù)據(jù):實施該項目后計算期內的總量效益和費用數(shù)據(jù)。

    新增數(shù)據(jù):有項目相對于現(xiàn)狀的變化額,即兩者的差額,通常要先估算新增數(shù)據(jù)。

    增量數(shù)據(jù):“有項目”效益和費用數(shù)據(jù)與“無項目”效益和費用數(shù)據(jù)的差額。(即有無對比得出的數(shù)據(jù))

    2.五套數(shù)據(jù)之間的關系

    以固定資產數(shù)據(jù)為例進行說明:

    無項目固定資產價值=原有固定資產價值(現(xiàn)狀數(shù)據(jù))+無項目追加投資形成固定資產價值

    有項目固定資產價值=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原有固定資產價值(假定全部利用)

    增量固定資產價值=有項目-無項目

    =新增固定資產價值-無項目追加投資形成固定資產價值

    若無項目追加投資=0,無項目=現(xiàn)狀,則:

    增量固定資產價值=新增固定資產價值

    如果現(xiàn)狀為零,無項目也為零,則可認為新設法人項目是“有無對比”的特例,即:

    新增數(shù)值=有項目數(shù)值-現(xiàn)狀數(shù)值(0)=有項目數(shù)值

    增量數(shù)值=有項目數(shù)值-無項目數(shù)值(0)=有項目數(shù)值

    新增數(shù)值=增量數(shù)值=有項目數(shù)值

    即:有項目=新項目

    3.“無項目”數(shù)據(jù)是增量分析的關鍵

    現(xiàn)狀數(shù)據(jù)是預測無項目數(shù)據(jù)的基點數(shù)據(jù),“無項目”數(shù)據(jù)很可能發(fā)生變化,簡單地用現(xiàn)狀數(shù)據(jù)代替無項目數(shù)據(jù),可能會影響增量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進而影響盈利能力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四)計算期的確定

    “有項目”與“無項目”效益和費用的計算范圍和計算期應保持一致。

    應以“有項目”的計算期為基礎,對“無項目”的計算期進行調整;若“有項目”利用了原有資產,也應對其可利用的期限進行調整。

    對“無項目”計算期進行調整的幾種情況:

    1.可通過追加投資來維持“無項目”運營或原有舊資產的持續(xù)使用;

    2.可通過加大各年修理費的方式;

    3.通過追加投資在技術上不可行或經濟上明顯不合理時,可使“無項目”的生產經營適時終止(很少采用);

    4.極端情況下,如環(huán)保要求限時停產,各年無項目時的現(xiàn)金流量可視為零。

    (五)沉沒成本:源于過去的決策所決定的費用,非當前決策所能改變。

    在項目增量盈利能力分析中,把已有資產作為沉沒費用考慮,無論其是否在項目中得到使用。

    (六)機會成本:喪失的用于其他機會可能帶來的最高潛在收入。

    必要時,財務分析應考慮機會成本,作為無項目時的效益計算。

    增量盈利能力分析中,直接進行增量計算時可直接將其列為項目的增量費用。

    【2010年】某礦山企業(yè)原有固定資產價值12000萬元,改擴建項目擬投資8000萬元;若不實施該項目,為維持礦山正常運行,也需投資2000萬元。假設兩種情況下,原有固定資產都全部利用,且投入資金全部形成固定資產,則改擴建項目建設形成的增量固定資產價值為( )萬元。

    A.2000 B.6000

    C.8000 D.12000

    【答案】B

    【解析】增量固定資產價值=8000-2000=6000萬元。參見教材P311.

    【2012年】關于項目財務分析中成本費用的說法,正確的有( )。

    A.總成本費用最終可劃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B.經營成本隨融資方案變動而變動

    C.沉沒成本一般不作為項目的新增投入

    D.機會成本的大小有可能影響項目的現(xiàn)金流量

    E.生產成本包括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攤銷

    【答案】ACD

    • 公開課
    • 輔導課程
    • 免費直播
    新人有禮:體驗課+免費資料+專享優(yōu)惠
    精品題
    上千道典型習題
    仿真密卷 3
    精準攻克失分點
    專業(yè)題目解析
    單科¥99元起
    查看詳情
    建筑刷題寶

    · 全國聯(lián)考

    · 模擬實戰(zhàn)

    · 真題精選

    免費 掃碼免費做題
    學習社區(qū)
    • 備考交流
    • 微信
    • 抖音
    • 視頻號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共同進步!
    尋找學習搭子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