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層建筑定義及分類標準是什么?
高層建筑通常是指那些層數(shù)較多、高度較高的建筑物。在中國,根據(jù)《民用建筑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 50352-2019),將建筑分為低層、多層、中高層和高層四類。具體到高層建筑的定義及分類標準如下:
1.高層住宅建筑:建筑層數(shù)為10層及以上,或首層室內(nèi)地面至最高居住樓層的高度超過27米的住宅建筑。
2.高層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單層公共建筑。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設置在底部且與高層主體之間設有防火分隔設施、安全出口完全分開的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其層數(shù)可以不計入建筑總層數(shù)。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說明:
- 當建筑物中同時含有住宅和非住宅功能時,若非住宅部分的高度達到或超過24米,則該建筑物視為高層公共建筑。
- 對于裙房與主樓相連的情況,如果裙房高度不超過24米,并且滿足相關防火規(guī)范要求,可以單獨計算其層數(shù);否則應將整個復合體作為單一的高層建筑看待。
這些標準有助于在設計、施工及管理過程中對不同類型的建筑物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安全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