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工程技術 > 正文
2014-09-19 07:46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學員問題】橋梁伸縮縫處跳車防治措施?
【解答】(1)梁端特殊設計
梁端部要具有足夠的剛度,以滿足營運過程中反復荷載的作用。設計過程中要采用恰當?shù)纳炜s間距,以保證伸縮裝置的正常營運使用。
。2)合理選用伸縮縫裝置
選用伸縮縫裝置最主要的是伸縮裝置縫本身的剛度和質量。我們所理想的伸縮縫裝置必須滿足下列要求:
、贊M足上部結構梁與梁之間和梁與臺之間的位移;
、谏炜s裝置的錨固是牢固可靠、經久耐用的,能夠抵抗機械磨損、碰撞;
、圮囕v行駛平穩(wěn)、舒適;
④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滲入;
、莅惭b方便、簡單,易檢查且便于養(yǎng)路工操作。
目前我國公路建設中采有的伸縮裝置類型較多,常見的有板式橡膠縫、齒口鋼板伸縮縫、西安SDⅡ—80型伸縮縫、衡水XF—80仿毛勒伸縮縫、美國萬寶伸縮縫、德國毛勒伸縮縫以及TST彈塑體與碎石填充型伸縮裝置等。根據(jù)各種伸縮裝置的使用狀況及適應范圍進行分析對比,選擇采用最經濟最合理的伸縮裝置。
。3)伸縮裝置的安裝
、偕炜s裝置的錨固寬度。
需要規(guī)范伸縮縫預埋鋼筋在梁(板)端部和橋臺的錨固寬度?紤]到施工工藝的協(xié)調,伸縮裝置的錨固寬度按50cm進行設置為適宜,橋臺上宜采用背墻的寬度進行設置,這既方便了橋面板、現(xiàn)澆混凝土鋪裝層的施工,也使伸縮裝置的穩(wěn)定性得到了保障。
、谏炜s裝置的錨固鋼筋。
在預制梁(板)的端部和背墻內預埋伸縮裝置錨固鋼筋是在兩種不同情況下進行的。一般設計給定的都是對稱于橋寬中心,在梁(板)端部設置預埋鋼筋,則鋼筋在每片梁(板)內的預埋位置都會不一樣,給施工增加了難度,因此錨固鋼筋應以對稱于每片梁(板)的中心進行設置,這點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
施工中要保證錨固鋼筋的作用。僅在澆筑8—10cm厚的橋面板混凝土時進行設置是不可取的,這實際上沒有讓伸縮裝置的定位角鋼牢固地與梁(板)和背墻混凝土聯(lián)結成整體,形成不穩(wěn)定隱患,需要施工中認真對待。
、凵炜s裝置的定位角鋼
伸縮裝置的定位角鋼一定要依據(jù)安裝時測定出的氣溫、計算伸縮縫的伸縮量來調整兩塊定位角鋼之間的距離,并按橋面高度將定位角鋼焊接到預埋鋼筋上,這樣嚴格控制了縫距。對于伸縮縫的間距,多持有寧小勿大的傾向,是萬萬要不得的。
定位角鋼附近的混凝土,在施工中振搗比較困難,死角和鋼筋密集的部位,應加強人工插搗。
(4)連續(xù)縫的設置
連續(xù)縫的寬度按橋的設計跨徑和梁(板)的設計長度之差值進行設置,30m組合T梁連續(xù)縫寬6cm;各種板橋連續(xù)縫寬4cm;彎道上的橋在蓋梁上設置楔形塊調整橋面曲線,楔形塊部位的連續(xù)縫按兩條縫進行設置,每條縫寬不宜小于4cm,通常設計縫寬2cm偏小。
橋面連續(xù)縫外,變形假縫的寬度和深度必須規(guī)范、統(tǒng)一,縫的寬度和深度宜按0.5—2.5cm的鋸縫進行設置,這樣方便施工。
。5)錨固區(qū)混凝土的澆筑
橋面行車道混凝土鋪裝應該同伸縮裝置錨固區(qū)的混凝土同時進行澆筑,不允許在該部位及整個橋面上留有施工縫。
。6)加強伸縮縫的養(yǎng)護
伸縮裝置在營運過程中必須加強養(yǎng)護,為伸縮裝置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使其正常工作。
。7)完善連續(xù)縫的設置
目前連續(xù)縫的設置不夠完善,需從設計上進行改進。
、僭鲈O鍍鏟鐵皮
連續(xù)縫處通常采用涂兩層瀝青,于中間鋪設一層油毛氈(簡稱二油一氈)或涂兩層乳化瀝青,于中間鋪設一層土工布(簡稱二油一布)。這樣施工中就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a、在鋪設橋面混凝土時,縫頂部位上的油毛氈、土工布容易下?lián),甚至脹裂?/p>
b、混凝土在插搗中,油氈容易被戳破;
c、混凝土會存在振搗不密實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需在二油一氈或二油一布底部增加設置一塊寬度為50cm的鍍鋅鐵皮。
、谡{整上部結構部分鋼筋的設置。
對預應力% 梁封錨頂面部分鋼筋需要適當調整,以不伸出頂面為原則。否則,伸露出的鋼筋會妨得連續(xù)縫上二油一氈或二油一布和鍍鋅鐵皮的設置。
、鄱鸵粴、二油一布的設置寬度。
二油一氈、二油一布的設置寬度在設計中需要文字說明交待清楚,寬度宜控制在50cm左右。
、茌p質包裝材料不宜使用。
連續(xù)縫內填塞輕質包裝材料,主要是為了襯托油毛氈或土工布不下?lián)虾筒槐幻浟眩▽嶋H上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該材料種類繁多,且無橋梁專用的產品,施工中使用的很混亂,掩蓋了梁(板)縫內的雜物,甚至是堅硬塊件。由于接縫中增設了鍍鋅鐵皮,優(yōu)化了二油一氈或二油一布的使用效果,輕質包裝材料可以不用。
以上內容均根據(jù)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