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政策法規(guī) > 地方性法規(guī) > 正文
2008-08-13 14:48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陜建發(fā)[2008]204號
各設區(qū)市規(guī)劃局(建設局、建委),楊凌示范區(qū)管委會規(guī)劃建設局,各有關施工企業(yè):
當前,我省災后恢復重建已進入關鍵階段,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我省災后重建工程開工建設和農房重建工作,切實保證災后重建工作的順利實施,按照“健全組織、建立規(guī)章、理順關系、簡化程序”的原則,現(xiàn)就加快我省災后重建工程建設開工進度和農房重建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設:
1、建立災后重建工程管理臨時工作機構,在受災嚴重的漢中市成立陜西省災后重建工程施工圖審查辦公室和陜西省災后重建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專項負責漢中市災后重建工程項目的招投標管理、承發(fā)包交易活動和施工圖審查工作。
2、災后重建工程施工圖審查工作由省建設廳負責總體協(xié)調;具體審查工作以市級施工圖審查機構為主,省建設廳抽調施工圖審查技術人員,組成專家?guī)欤骱谜{配支援工作;施工圖審查前必須先行組織工程地質勘察,并出具勘察報告。
3、省建設廳負責組織一類工程的施工圖審查。對于抗震加固工程,鑒定為B級危房的,由原設計單位提出加固意見后實施,原設計單位已不存在的,由建設單位委托其他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提出方案后實施;鑒定為C級危房的,除按上述規(guī)定辦理外,應經施工圖審查機構審查合格后實施。
4、加強災區(qū)施工圖審查機構技術力量建設,市級施工圖審查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向省建設廳提出申請,在施工圖審查力量不足的受災縣設立分支機構,負責當地四層以下、面積3000平方米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的施工圖審查。
5、施工圖審查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新實行的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施工圖審查時限一般控制在2—5日內,審查收費按照省物價部門規(guī)定標準的70%收取。
6、災后重建工程項目分批次整體發(fā)布公開招標公告,同時建立資格預審合格投標單位儲備庫。災后重建工程項目的招標投標應在施工圖審查和工程量清單編制完成后進行;招標投標工作一般在招標文件發(fā)出后的3-—10日內完成;中標單位在開標確定中標候選人后現(xiàn)場確定。
7、災后重建工程的招標投標應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
8、一般建設項目由市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其中工程概算造價在100萬元以下的項目,由所在縣招標投標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實施。
9、所有災后重建工程項目的招投標相關信息應在省、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網站公開發(fā)布,積極鼓勵建筑企業(yè)參與災后重建工程的招標投標活動。
10、災后重建工程在辦理施工許可證后方可開工建設;建設單位在提供中標通知書、施工合同、監(jiān)理合同和質量安全監(jiān)督委托書后,建設主管部門可先行辦理施工許可證,其他應提供的資料可按照“先干后補、邊干邊補”的原則由建設單位盡快補充完善。
二、農房重建
1、災區(qū)集中安置點農民自建房施工由縣建設局牽頭組織,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設計(房型農民自選),農民按設計要求自己平整土地、做好基礎、備好材料,縣建設局統(tǒng)一調動當地施工隊伍有償施工。
2、市建設部門統(tǒng)籌調配市內建筑施工企業(yè)參與農房集中安置點建設,在縣域施工隊伍趨緊的狀況下,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則,直接抽調市內其它施工企業(yè)組建援建隊伍支持災后農民住房重建。
3、已建立省、市、縣、鄉(xiāng)災后農民住房建設技術力量支援服務通道和聯(lián)系制度。在當地技術力量緊缺狀況下,由受災鄉(xiāng)鎮(zhèn)以書面形式向市縣建設部門申請在市縣調配解決。市上技術力量不足的,報省建設廳協(xié)調解決。
4、分散安置農民重建房要以農民自建為主,建設部門提供技術支持。受災地區(qū)所在村組可選派村里部分農民參加由當地建設部門統(tǒng)一組織的施工技術免費培訓,培訓地點選擇在當地災后重建住房施工工地,采取邊干邊學的方法解決技工短缺問題。
5、鼓勵專業(yè)人員參與分散安置農戶自建房施工的技術指導與服務,對在災后重建工作中表現(xiàn)突出的施工和技術指導人員,在執(zhí)業(yè)資格認定、職稱評定等政策上予以照顧。
三、省建設部門組織大型施工企業(yè)集團對口支援受災縣的災后重建工作。
二○○八年八月十三日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